Skip to content
Go back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3 章-复制与本地化

紧接着传来一个愤怒的声音——是那只兔子的——“帕特,帕特!你在哪儿?”

撇开量子力学不谈,在物理世界里,本地化(Locality)不是什么问题。“X 在哪里?”这个问题总能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回答,无论 X 是人还是物。在数字世界里,“在哪里”已经是个棘手的问题,但并非无法回答。你的电子邮件,到底在哪里?一个糟糕的答案是“在云端”,那不过是别人的电脑。尽管如此,如果你想追踪到存有你邮件的每一个存储设备,理论上,你还是能定位到它们的。

而对于比特币,“在哪里”则是一个真正棘手的问题。确切地说,你的比特币,在哪里?

“我睁开双眼,环顾四周,问出了那个不可避免的、惯常的、俗套到可悲的术后问题:‘我在哪儿?’”
—— Daniel Dennett

这个问题之所以棘手,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分布式账本是通过完全复制来进行分发的,这意味着账本无处不在。第二,根本就没有比特币这种东西。不仅物理上没有,技术上也没有。

比特币追踪的是一系列“未花费的交易输出”(UTXO),它从来无需指涉一个代表“一枚比特币”的实体。一枚比特币的存在,是通过查看这一系列未花费的交易输出,并将每一个拥有一亿个基本单位(聪)的条目,称之为一枚比特币,从而推断出来的。

“此时此刻,它在哪里,在传输中吗?……首先,没有比特币这种东西。就是没有。它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个被共享的账本里的账目条目……它们不存在于任何物理位置。而那个账本,本质上存在于每一个物理位置。地理位置在这里没有意义——它对你制定策略毫无帮助。”
—— Peter Van Valkenburgh

那么,如果没有比特币,当你说“我有一枚比特币”时,你到底拥有什么呢?嗯,还记得你使用的钱包强迫你抄下的那些奇怪词汇吗?事实证明,那些神奇的词汇才是你所拥有的东西:一道可以用来在公共账本上添加某些条目的“魔法咒语”——也就是用以“移动”某些比特币的密钥。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的私钥,就是你的比特币。如果你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欢迎把你的私钥发给我试试。

比特币教会我:本地化,是个棘手的玩意儿。

镜中奇遇 🔍

对本章思想进行拓展的后续文章:

深入兔子洞 🕳️


Share this post on:

Previous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4 章-身份的难题
Next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2 章-稀缺性的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