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不想和疯子们待在一起,”爱丽丝说。
“哦,那可由不得你,”猫说道:“我们这里全是疯子。我疯了,你也疯了。”
“你怎么知道我疯了?”爱丽丝问。
“你肯定是,”猫说,“不然你就不会来这儿了。”
2018年10月,Arjun Balaji 随口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从比特币中学到了什么?我本想用一条简短的推文来回答,结果却一败涂地。我这才意识到,我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根本无法三言两语说清,甚至可能永远也说不清。
我所学到的,显然都与比特币有关——或至少沾点边。不过,虽然文中会解释比特币的一些内部运作机制,但接下来的这些篇章并非旨在说明比特币是什么或它如何工作。然而,它们或许能帮助你探索比特币所触及的某些领域:比如哲学问题、经济现实,以及技术创新。
这21章内容,以七章为一束,共分为三卷。每一卷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比特币,从不同的角度探查这个奇特的网络,并提炼出可以学到的道理。
第一卷 探讨比特币在哲学层面的教诲。其中涉及恒定与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真正稀缺性的概念、比特币的“无瑕构想”、身份的难题、复制与本地化的矛盾、言论自由的力量,以及知识的边界。
第二卷 探讨比特币在经济学层面的教诲。这些课程关乎金融的无知、通货膨胀、价值、货币与货币史、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以及比特币如何以一种巧妙、迂回的方式,让稳健货币重返舞台。
第三卷 探讨通过审视比特币技术本身而学到的一些道理。为何数字之中蕴含力量、对信任的反思、为何“确立时间”需要付出努力、为何“行事缓慢且不出差错”是一种特性而非缺陷、比特币的诞生能告诉我们哪些关于隐私的启示、为何密码朋克选择编写代码(而非法律),以及哪些比喻可能有助于我们探索比特币的未来。
每一章的文本中都穿插着若干引言和链接。如果我对某个想法做过更详细的探索,你可以在“镜中奇遇”部分找到我相关作品的链接。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研究,最相关的材料链接则列在“深入兔子洞”部分。这两个板块都位于每一章的末尾。
尽管预先了解一些比特币知识会有帮助,但我希望任何好奇的读者都能消化这些内容。虽然各章节之间互有关联,但每一章都应能独立成篇,可以分开阅读。我已经尽力避免使用技术术语,尽管某些领域特定的词汇在所难免。
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启发他人,去挖掘表象之下的深意,去审视比特币提出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我自己的灵感则源于众多作者和内容创作者,对他们所有人,我永怀感激。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我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你相信任何事。我的目标是引发你的思考,并向你展示,比特币的内涵远比肉眼所见的要丰富得多。我甚至无法告诉你比特币是什么,也无法告诉你它会教给你什么。这一切,都有待你亲自去发现。
“此后,再无回头路。你服下蓝色药丸——故事终结,你在床上醒来,继续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你服下红色药丸——你留在仙境,而我将让你看到,这兔子洞究竟有多深。”
——墨菲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