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o back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10 章-价值

“是那只白兔,它正慢跑着回来,一边走一边焦虑地四处张望,仿佛丢了什么东西…… ”

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有多种理论试图解释,为何我们对某些事物的珍视程度会超过其他事物。数千年来,人们早已意识到这一悖论。正如柏拉图在他与欧绪德谟的对话录中所写,我们珍视某些事物,是因为它们稀有,而不仅仅是基于它们对我们生存的必要性。

“如果你是明智的,你也会给你的学生同样的忠告——除了你和他们彼此之外,绝不要与任何人交谈。因为,欧绪德谟,稀有的东西才是宝贵的,而水,虽然是最好的,却是最廉价的,正如品达所言。”
—— 柏拉图 (Plato)

这个价值悖论揭示了关于我们人类的一些有趣之处:我们似乎是基于主观来衡量价值的,但这样做时,却并非遵循着某些任意的标准。某样东西可能出于各种原因对我们而言是宝贵的,但我们所珍视的事物,确实共享着某些特定的特征。如果我们能轻易地复制某样东西,或者它在自然界中本就丰裕,我们便不会珍视它。

看来,我们之所以珍视某样东西,是因为它稀缺(黄金、钻石、时间),生产起来困难或需要大量劳动,无法被替代(一张已故亲人的旧照片),或者它以某种方式让我们能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情,从而显得有用,抑或是这些特性的组合,例如伟大的艺术品。

比特币符合上述所有标准:它极其稀有(2100万枚),生产日益困难(奖励减半),无法被替代(丢失的私钥永不复得),并且能让我们做到一些相当有用的事情。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跨国界价值转移的最佳工具,在此过程中几乎能抵抗审查和没收;此外,它还是一种自主持有的价值储存手段,允许个人独立于银行和政府来储存财富——这还仅仅是举两个例子而已。

比特币教会我:价值是主观的,但并非任意的。

深入兔子洞 🕳️


Share this post on:

Previous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11 章-货币
Next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9 章-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