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o back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9 章-通货膨胀

“亲爱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拼命地跑,才能保持在原地。如果你想去别的地方,你必须跑得比现在快两倍才行。”

试图理解货币通胀,以及像比特币这样一个非通胀的系统可能会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事方式,是我涉足经济学领域的起点。我知道通胀是新货币被创造出来的速率,但除此之外,我就所知甚少了。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胀是件好事,而另一些则认为,不易被通胀的“硬”通货——就像我们在金本位时代所拥有的那样——对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至关重要。比特币,拥有 2100 万枚的固定供应量,显然与后一个阵营的观点一致。

通常,通胀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根据通胀率(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从原因到结果之间可能相隔数年。不仅如此,通胀对某些人的影响也远大于其他人。正如亨利·黑兹利特在《一课经济学》中指出的:“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看其长远影响;它在于不仅要追踪政策对某个群体的影响,更要看其对所有群体的影响。”

我个人茅塞顿开的时刻之一,是意识到发行新货币——也就是印更多的钱——是一种与所有其他经济活动都截然不同的经济活动。当真实的商品和真实的服务为真实的人们创造真实价值时,印钱实际上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它从每一个持有该通胀货币的人手中,夺走了价值。

“仅仅是通胀——也就是,仅仅是发行更多的货币,并带来更高的工资和物价——或许看起来像是在创造更多的需求。但就真实事物的实际生产和交换而言,它并非如此。”
—— 亨利·黑兹利特 (Henry Hazlitt)

一旦轻微的通胀演变成严重的通胀,其破坏力便显而易见。如果货币发生恶性通胀,情况会迅速变得极其糟糕。随着通胀货币的崩溃,它将无法跨时间储存价值,人们会蜂拥而出,抢购任何可能保值的商品。

恶性通胀的另一个后果是,人们毕生积攒的所有储蓄,实际上都将化为乌有。你钱包里的纸币当然还在,但它也就仅此而已了:一堆废纸。

children-playing-with-money.png (图中的小孩正在玩钞票,1921-1923年在 魏玛共和国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

所谓的“温和”通胀,同样会使货币贬值。只不过,这个过程发生得足够缓慢,以至于大多数人并未注意到自己购买力的消逝。而一旦印钞机开始运转,货币便能被轻易地通胀,曾经的温和通胀,或许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会变成一杯浓烈的通胀“烈饮”。正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温和的通胀通常会导致彻底的通胀。

“‘温和’而稳定的通胀于事无补——它只会导向彻底的通胀。”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Friedrich Hayek)

通胀之所以尤其阴险,是因为它偏袒那些离印钞机更近的人。新创造的货币需要时间来流通,物价也需要时间来调整,所以,如果你能在其他所有人的钱贬值之前就拿到更多的钱,你就走在了通胀曲线的前面。这也是为什么通胀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形税,因为最终,政府从中获利,而其他所有人则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认为,毫不夸张地说,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通胀史,而且通常是由政府为了政府的利益而一手策划的通胀史。”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Friedrich Hayek)

迄今为止,所有由政府控制的货币,最终都免不了被取代或彻底崩溃的命运。无论通胀率多么微小,“稳定”增长只是指数增长的另一种说法。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经济学中,所有指数增长的系统,最终都将不得不趋于平缓,或遭受灾难性的崩溃。

“这不可能在我的国家发生,”你或许正在这么想。但如果你来自委内瑞拉,你就不会这么想了,那里目前正遭受着恶性通胀的折磨。超过百分之一百万的通胀率,让那里的货币基本上已一文不值。

这或许不会在未来几年发生,也不会发生在你国家所使用的特定货币上。但只要看一眼历史货币列表,就会发现,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里,这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我至今还记得并使用过其中不少:奥地利先令、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法国法郎、爱尔兰镑、克罗地亚第纳尔,等等。我的祖母甚至还用过奥匈帝国的克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当前使用的货币,将缓慢但确定无疑地走向它们各自的坟墓。它们要么会恶性通胀,要么会被取代。它们很快就将成为历史货币。我们将使它们过时。

“历史已经表明,政府将不可避免地屈服于通胀货币供应的诱惑。” —— Saifedean Ammous

为何比特币与众不同?与政府强制规定的货币相反,那些不受政府监管,而是受物理定律约束的货币商品,往往能够存活下来,甚至能跨时间保持其各自的价值。迄今为止,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黄金。正如那个名字起得恰如其分的“黄金兑体面西装比率”所显示的,黄金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里,都保持着它的价值。它或许并非完美地“稳定”——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商榷——但它所持有的价值,至少会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如果一种货币商品或货币,能够很好地跨越时间和空间来保持其价值,它就被认为是硬的。如果它无法保持价值,因为它容易变质或通胀,它就被认为是软通货。硬度这个概念,对于理解比特币至关重要,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探讨。我们将在最后一节经济学课——稳健货币——中回到这个话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受恶性通胀,越来越多的人将不得不面对硬通货与软通货的现实。如果我们幸运的话,或许甚至一些中央银行家也会被迫重新评估他们的货币政策。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我因比特币而获得的这些洞见,很可能都将是无价的,无论结果如何。

比特币教会我:通胀是隐形税,恶性通胀是灾难。

镜中奇遇 🔍

对本章思想进行拓展的后续文章:

深入兔子洞 🕳️


Share this post on:

Previous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10 章-价值
Next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8 章-金融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