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o back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12 章-货币的历史与衰落

他们不会记得朋友们教给他们的那些简单规则,比如,如果你靠近火,火会烫伤你;比如,如果你的手指被刀子割得很深,通常会流血;而她也从未忘记,如果你喝下一瓶标有“毒药”的东西,它迟早会让你非常难受。

许多人认为,钱是由黄金支撑的,那些黄金被锁在大金库里,由厚厚的墙壁保护着。但这在几十年前就已不再是事实。我不确定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因为我的麻烦要深得多——我对黄金、纸币,或者说,它们当初为何需要某种东西来支撑,几乎一无所知。

学习比特币的一部分,就是学习法币:它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何它可能并非我们有史以来最好的主意。那么,法币究竟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最终开始使用它的呢?

如果某件事物是被“fiat”强加的,那就意味着它就是通过正式授权或命令来强加的。因此,法币之所以是钱,仅仅是因为有人说它是钱。由于今天所有政府都在使用法定货币,这个“有人”,就是你的政府。不幸的是,你没有不同意这个价值主张的自由。你会很快感觉到,这个主张绝非毫无暴力可言。如果你拒绝使用这种纸质货币来做生意和缴税,那么唯一能和你讨论经济学的人,将是你的狱友。

法币的价值,并非源于其内在属性。某种法币的好坏,只与那些将其凭空幻想出来的人的政治和财政(不)稳定程度相关。它的价值,是通过法令任意强加的。

fiat-definition.png

直到最近,人们使用的货币主要有两种:商品货币,由贵重物品制成;以及代表性货币,它仅仅是那种贵重物品的代表,大多以书面形式存在。

我们上面已经谈到过商品货币。人们曾使用特殊的骨头、贝壳和贵金属作为货币。后来,主要由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制成的铸币被用作货币。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铸币,由金银天然混合物制成,铸造于2700多年前。如果说比特币有什么新奇之处,那“币”这个概念肯定不在此列。

lydian-coin-stater.png Lydian electrum coin. Picture cc-by-sa Classical Numismatic Group, Inc.

事实证明,“囤币”(hodling)——用今天的行话来说——几乎和铸币本身一样古老。最早的囤币者,是某个把近百枚这种铸币放进一个罐子里,并将其埋在一座寺庙地基下的人,直到2500年后才被发现。如果你问我,这可真是相当不错的“冷存储”了。

使用贵金属铸币的缺点之一,是它们可以被“削边”(clipped),这实际上是在贬损铸币的价值。新的铸币可以从这些削下来的碎屑中铸造,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货币供应通胀,并在此过程中使每一枚独立的铸币贬值。人们简直是能刮掉多少就刮掉多少。我很好奇他们那个年代的“美元刮胡俱乐部”(Dollar Shave Club)广告会是什么样的。

由于政府只有在自己是通胀主导者时才觉得这事很酷,他们便努力制止这种游击式的货币贬值。在一场经典的警匪追逐中,铸币削边者们的技术越来越有创意,迫使“铸币厂厂长”们在对策上变得更有创意。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艾萨克·牛顿,就曾是这些厂长之一。据信,是他为铸币侧面添加了至今仍在使用的细小条纹。轻松削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clipped-coins.png

即便这些货币贬值的方法得到了控制,铸币仍然存在其他问题。它们笨重且不便运输,尤其是在需要进行大额价值转移时。每次想买一辆奔驰,都得扛着一大袋银元出现,这可不太实际。

说到德国货:美元(dollar)这个词的名字来源,是另一个有趣的故事。“dollar”一词源于德语单词Thaler,即Joachimsthaler的缩写。Joachimsthaler是在一个叫Sankt Joachimsthal(圣约阿希姆山谷)的小镇铸造的硬币。Thaler只是对来自那个山谷的人(或物)的简称,因为Joachimsthal是银币生产的山谷,人们便简单地将这些银币称为Thaler。Thaler(德语)演变成了daalders(荷兰语),最终变成了dollars(英语)。

joachimsthaler.png

最初的“美元”(塔勒银币)。图为身着长袍、头戴巫师帽的圣约阿希姆。图片来源:cc-by-sa Berlin-George

代表性货币的引入,预示了硬通货的衰落。黄金券于 1863 年推出,大约十五年后,银元也缓慢但确定无疑地被一种纸质代理品所取代:白银券。

从第一张白银券的引入,到这些纸片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一美元,大约花了50年时间。

us-silver-dollar-note-smaller.png

一张1928年的美国银元券。上面写着:“凭此券可向持票人按需支付。” 图片来源:史密森尼学会国家钱币收藏馆。

请注意,上面这张1928年的美国银元,其名称仍为“白银券”(silver certificate),表明这确实只是一份文件,声明这张纸的持有者有权获得一块白银。有趣的是,标明这一点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小。“券”(certificate)的痕迹在一段时间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安心的声明:这些是“联邦储备券”(federal reserve notes)。

如上所述,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黄金身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实行双本位制,意味着铸币主要由黄金和白银制成。拥有可兑换成金币的黄金券,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进步。纸张更方便、更轻,而且由于只需在上面印上一个更小的数字就能被任意分割,它也更容易被分成更小的单位。

为了提醒持有者(使用者),这些凭证代表的是真正的黄金和白银,它们被相应地染上了颜色,并在凭证本身上清楚地标明了这一点。你可以流畅地从上到下阅读这段文字:

“兹证明,有等值于一百美元的金币,已存入美利坚合众国财政部,凭此券可向持票人按需支付。”

us-gold-cert-100-smaller.png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钱币收藏馆。

1963年,“凭此券可向持票人按需支付”(PAYABLE TO THE BEARER ON DEMAND)这几个字,从所有新发行的纸币上被移除了。五年后,用纸币兑换黄金和白银的业务也终止了。

那些暗示着纸币起源和其背后理念的词语被移除了。金黄的颜色消失了。剩下的,只有纸张,以及随之而来的,政府随心所欲印制任意数量纸张的能力。

随着1971年金本位的废除,这场长达一个世纪的障眼法大功告成。货币变成了我们至今仍在共享的幻象:法币。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某个指挥着军队、运营着监狱的人说它有价值。正如今天流通的每一张美元纸币上都清楚写着的那样,“此券为法定货币”(THIS NOTE IS LEGAL TENDER)。换句话说:它有价值,因为这张纸说它有价值。

us-dollar-2004.jpg 一张今天仍在使用的2004年版美国二十美元纸币。上面写着:“此券为法定货币”。

顺便说一句,今天的钞票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教训,就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第二行写着,这是用于“所有公共及私人债务”(FOR ALL DEBTS, PUBLIC AND PRIVATE)的法定货币。对经济学家来说或许显而易见的事情,对我来说却很惊讶:所有的钱都是债务。我的头至今仍因此而痛,我将把探索货币与债务关系的练习,留给读者自己去完成。

正如我们所见,黄金和白银被用作货币长达数千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银铸币被纸张所取代。纸张慢慢地被接受为支付方式。这种接受创造了一个幻象——即纸张本身具有价值的幻象。最后一步,是彻底切断代表物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废除金本位,并说服每个人,那张纸本身就是宝贵的。

比特币教会我:货币的历史,以及经济史上最伟大的障眼法——法定货币。

深入兔子洞 🕳️


Share this post on:

Previous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13 章-部分准备金之狂
Next Post
21 课:我从比特币的兔子洞中悟出的道理-第 11 章-货币